跳到主要內容

冰棒的滋味

冰棒的滋味
有一天晚上,我和女兒在睡前閒聊時(有時候我會在睡前和我那二個小孩一起躺在床上和他們隨便聊聊),說到「最喜歡吃的東西」,我女兒不改她一貫的堅持「我想我還是最喜歡吃冰淇淋」「那妳之前不是說喜歡吃牛排?」我質疑她
「我們國文老師說『每個人的童年回憶都少不了【冰】這個字』,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冰淇淋的」她肯定的回答。
這使我回想起,自己的童年,的確曾經為了想吃冰棒,努力奮鬥的情景。

小時候,還沒有上小學時,夏日,村裡頭,常有小販提著一大桶比舊式保溫瓶(以前我們稱它說「燒瓶」)大好幾倍的圓形冰桶,拿著鈴鐺,沿著村子叫賣冰棒。
天氣熱得很,鄰居很多小孩會圍著小販買冰棒吃,我也會跟上去湊熱鬧,只為了看看小販打開冰桶時,從裡面冒出來冰涼的煙霧,
那股令人清涼的感覺,教人神往,接著就是欣賞鄰居的小孩,舔著冰棒,那種滿足的神情。

可我從來都沒吃過,因為家人認為,那種冰棒不衛生,吃了會肚子痛。

可是,我還是很想嚐看看,冰棒的清涼滋味

一旁,我鄰居的小堂叔(說是堂叔,其實還小我一歲,以前那種論輩不論歲的年代,就是這樣),告訴我想吃冰棒,除了用買的之外,還可以用換的。我很訝異的看著小堂叔,小堂叔很堅定地告訴我,可以用稻穗換冰棒,因為,他昨天就換到一支清涼的「清冰」(也就是糖水冰棒)。

接下來整個下午,我就和小堂叔到已收割完畢的稻田去「拾稻穗」了!
可是,不知道為什麼,我手上的稻穗累積的速度總是很慢,到黃昏時候還是很少,而我小堂叔的手上已是滿滿的一把稻穗,喔!明天又是一支清涼的冰棒。我小堂叔高高興興的回家,而我只能垂頭喪氣的回家,因為明天我又只能「望冰興嘆」了!

「啊!好可惜喔!你怎麼這麼笨拙呢?」我女兒不禁的感嘆著
「對了,你不是也有檢到稻穗嗎?」我女兒問我
「可是,只有一點點而已,不夠換啊!」我回應她
「那你可以把它積下來,明天再檢啊!如果是我的話,我會這樣做的。」我女兒開始幫我規劃如何換冰棒的計畫
「可是,我拿回來的稻穗,我祖母已經把他拿去餵家裡養的那群小雞了!」
「喔!你小候,真笨!」我女兒有點生氣的說
「那你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,才能吃到那支冰棒呢?」我女兒有點急的問我

別急,有一天,我哥哥很神秘的帶我到村裡的廟去,到的時候,那個賣冰的小販正在廟前的樹下,被一群買冰的小孩圍住買冰棒,我和哥哥擠進去,哥哥從口袋掏出一枚二角的鎳幣,很大聲的說著:「我要一支清冰」,接著,我就看到一支冒著涼氣的清冰,遞到哥哥的面前。哇!冰棒呢!我和哥哥就拿著那支冰棒輪流地舔起來。

「好吃嗎?」我女兒開始有點開心的問我
「喔!那真是讓人難忘的滋味啊!我至今都忘不了」我誇張的說
「可是,你哥哥為什麼不一人買一支吃呢?輪流吃,有口水呢!很不衛生」我女兒這樣說
「因為,我哥哥只有二角啊!」
「喔!知道了!小時候,爸爸還真窮!」
「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往後,人生的路一直不停地走下去,
小學、國中、高中、大學、當兵、結婚、生子........
可是幾時,能再回味那令人難忘的清涼滋味?



-----公元2006年5月11日 下午 12:27於新莊小樓居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魚那麼信任水,水卻把它煮了!

弘一大師說:“魚那麼信任水,水卻把它煮了;樹那麼信任風,風卻把它吹落;我那麼信任你,你卻把我傷害了。後來才發現,煮魚的不是水,而是火;吹落樹葉的不是風,而是季節;傷害我的也不是你,而是我的執念。任何關係走到最後,不過是相識一場。你若不傷,歲月無恙,其實真正能治癒你的不是時間,而是釋懷。”   這段話深刻地表達了信任和傷害之間的微妙關係,以及人們在感情中常常誤解的情境。弘一大師以魚信任水、樹信任風的比喻,巧妙地指出了信任的脆弱性。他指出,煮魚的是火而非水,吹落樹葉的是季節而非風,傷害人的是執念而非對方。  深刻的啟示: 文中的比喻教導人們要謹慎對待信任,不盲目將一切歸因於對方,而要意識到外在因素和自身的執念可能是傷害的源頭。這是一種深刻的啟示,提醒人們要以更審慎的態度面對人際關係 。  時間和釋懷的關係: 文中指出,真正能治癒的不是時間,而是釋懷。這強調了在感情受傷後,釋懷和理解是療癒的關鍵。時間只是一個流逝的工具,而真正的轉變需要內心的釋懷和接受。   相識一場的觀點: 最後的觀點指出,任何關係走到最後只是相識一場。這種看法強調了生命中的變動和無常,人們應該以寬容和理解的態度看待相處過程,並學會在過程中成長。   總的來說,這段話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深刻的洞察力,提供了對於信任、傷害和療癒的深刻思考,是一段引人深思的文字。

襄襄是一隻特別的虎皮鸚鵡

襄襄是一隻很特別的虎皮鸚鵡,她身上的羽衣非常獨特,總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。 她也很活潑好動,常常把她的週遭的物件,東抓西咬的翻弄著,但這也為我們家裡增添了不少歡樂氣氛。 媽媽很喜歡襄襄,她總是把襄襄帶在身邊,甚至幫她洗澡。襄襄也非常黏著媽媽,每次媽媽要出門,她都會飛到媽媽的頭髮上,一副要一起出門的樣子。 假日,全家要外出做半日旅遊,襄襄一發現,也總是纏著不放。似乎想要和我們出遊,最後,我們乾脆把她帶出門,一起去半日遊一番。襄襄在旅途中,也玩得很開心,一路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。 如今襄襄走了,回憶起往日,她曾陪伴著我們度過許許多多的快樂時光,真是令人懷念。她是我們家的一員,我們都很愛她。 2023年10月17日20:10我們失去了襄襄。 2023年10月18日03:55 初記。 2023年10月22日晚上21:00,我們決定把襄襄葬在後院空地。 大家幫襄襄用布包裹好,妹妹並寫給她一張紀念小張,我在布包外面寫了“襄襄”名字及安葬日期。然後由哥哥和妹妹帶去後院空地,挖掘安葬穴坑安葬,我也帶了三株開運竹(萬年青)種在穴位上,紀念襄襄。 2023年10月23日21:38補記。

搬家記

公司原在中和市,7月中要搬到台北市信義區,上班路程要加遠十公里,更辛苦了! 我很不喜歡搬家! 但搬家這件事,似乎和我結下不解之緣。 國中畢業後,我就開始搬家的旅程! 高中三年,搬六次家,平均每學期搬一次家! 大學四年,搬四次家,平均每學年搬一次家! 這十次的搬家很簡單,隨身家當除了棉被比較大件外,其餘的就是書籍,頂多請一個朋友幫忙,走一趟就完成了! 後來服兵役,我服預官役,短短一年十個月部隊移防超過十次,每個地方最短停留一周,最長九個月。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部隊大移防,每次移防時,需要清點裝備,上車裝載,人員編組,然後在忙亂中移動到新位置,緊接著又開始卸裝備,清點裝備,安置定位,忙得天昏地暗。 最後一次移防,從基隆到左營集合,最後到金門,費時四天多。到金門時,天色已暗,大家還要摸黑集合到擎天廳,聽司令官訓話,回去休息時,已經超過晚上十時,又要忙著整理裝備,安排人員睡覺,等躺下來睡覺時已不知是凌晨幾點?還在睡夢中,突然聽到有人在呼叫,睜開眼一看,已經是早上七時,司令部的長官來叫我們去司令部掃地出公差。原來我們以後將是司令部專用的勤務連。 但嚴格來說,我在金門停留五個月,一直到退伍,算是服役當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。 出社會工作一直到結婚前,總共四年,我換了二個工作,搬了二次家,還算穩定。 接著結婚生子到今天,前後十六年,我總共又搬了八次家,而居住新莊至今有八年。 回想起來,除了居住大安老家,共十六年的那段童年時光外,就以現在這個家最久了! 是呀! 這是我從公司搬遷這件事,讓我回想到一段人生旅程的點點滴滴! 公元2006年6月12日 12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