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07的文章

小學同學會

見面堪回味, 童顏喚不回。 三十餘載過, 畢竟皺紋吹。 -----公元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一日

端午的懷思

端午的懷思 五月五的端午, 粽香飄散 在市場的角落。 多日雨下的午時水, 竟在端午嘎然而止。 流浪在客地, 想起殘舊的老家, 以及孤獨的老父。 龍舟划不到 心海的標竿, 引人懷思的是, 祖父母和老母。 啊!詩人的落寞。 豈只屈大夫? -----公元2006年6月1日上午8:27

搬家記

公司原在中和市,7月中要搬到台北市信義區,上班路程要加遠十公里,更辛苦了! 我很不喜歡搬家! 但搬家這件事,似乎和我結下不解之緣。 國中畢業後,我就開始搬家的旅程! 高中三年,搬六次家,平均每學期搬一次家! 大學四年,搬四次家,平均每學年搬一次家! 這十次的搬家很簡單,隨身家當除了棉被比較大件外,其餘的就是書籍,頂多請一個朋友幫忙,走一趟就完成了! 後來服兵役,我服預官役,短短一年十個月部隊移防超過十次,每個地方最短停留一周,最長九個月。其中有一半以上是部隊大移防,每次移防時,需要清點裝備,上車裝載,人員編組,然後在忙亂中移動到新位置,緊接著又開始卸裝備,清點裝備,安置定位,忙得天昏地暗。 最後一次移防,從基隆到左營集合,最後到金門,費時四天多。到金門時,天色已暗,大家還要摸黑集合到擎天廳,聽司令官訓話,回去休息時,已經超過晚上十時,又要忙著整理裝備,安排人員睡覺,等躺下來睡覺時已不知是凌晨幾點?還在睡夢中,突然聽到有人在呼叫,睜開眼一看,已經是早上七時,司令部的長官來叫我們去司令部掃地出公差。原來我們以後將是司令部專用的勤務連。 但嚴格來說,我在金門停留五個月,一直到退伍,算是服役當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。 出社會工作一直到結婚前,總共四年,我換了二個工作,搬了二次家,還算穩定。 接著結婚生子到今天,前後十六年,我總共又搬了八次家,而居住新莊至今有八年。 回想起來,除了居住大安老家,共十六年的那段童年時光外,就以現在這個家最久了! 是呀! 這是我從公司搬遷這件事,讓我回想到一段人生旅程的點點滴滴! 公元2006年6月12日 12:36

冰棒的滋味

冰棒的滋味 有一天晚上,我和女兒在睡前閒聊時(有時候我會在睡前和我那二個小孩一起躺在床上和他們隨便聊聊),說到「最喜歡吃的東西」,我女兒不改她一貫的堅持「我想我還是最喜歡吃冰淇淋」「那妳之前不是說喜歡吃牛排?」我質疑她 「我們國文老師說『每個人的童年回憶都少不了【冰】這個字』,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冰淇淋的」她肯定的回答。 這使我回想起,自己的童年,的確曾經為了想吃冰棒,努力奮鬥的情景。 小時候,還沒有上小學時,夏日,村裡頭,常有小販提著一大桶比舊式保溫瓶(以前我們稱它說「燒瓶」)大好幾倍的圓形冰桶,拿著鈴鐺,沿著村子叫賣冰棒。 天氣熱得很,鄰居很多小孩會圍著小販買冰棒吃,我也會跟上去湊熱鬧,只為了看看小販打開冰桶時,從裡面冒出來冰涼的煙霧, 那股令人清涼的感覺,教人神往,接著就是欣賞鄰居的小孩,舔著冰棒,那種滿足的神情。 可我從來都沒吃過,因為家人認為,那種冰棒不衛生,吃了會肚子痛。 可是,我還是很想嚐看看,冰棒的清涼滋味 一旁,我鄰居的小堂叔(說是堂叔,其實還小我一歲,以前那種論輩不論歲的年代,就是這樣),告訴我想吃冰棒,除了用買的之外,還可以用換的。我很訝異的看著小堂叔,小堂叔很堅定地告訴我,可以用稻穗換冰棒,因為,他昨天就換到一支清涼的「清冰」(也就是糖水冰棒)。 接下來整個下午,我就和小堂叔到已收割完畢的稻田去「拾稻穗」了! 可是,不知道為什麼,我手上的稻穗累積的速度總是很慢,到黃昏時候還是很少,而我小堂叔的手上已是滿滿的一把稻穗,喔!明天又是一支清涼的冰棒。我小堂叔高高興興的回家,而我只能垂頭喪氣的回家,因為明天我又只能「望冰興嘆」了! 「啊!好可惜喔!你怎麼這麼笨拙呢?」我女兒不禁的感嘆著 「對了,你不是也有檢到稻穗嗎?」我女兒問我 「可是,只有一點點而已,不夠換啊!」我回應她 「那你可以把它積下來,明天再檢啊!如果是我的話,我會這樣做的。」我女兒開始幫我規劃如何換冰棒的計畫 「可是,我拿回來的稻穗,我祖母已經把他拿去餵家裡養的那群小雞了!」 「喔!你小候,真笨!」我女兒有點生氣的說 「那你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,才能吃到那支冰棒呢?」我女兒有點急的問我 別急,有一天,我哥哥很神秘的帶我到村裡的廟去,到的時候,那個賣冰的小販正在廟前的樹下,被一群買冰的小孩圍住買冰棒,我和哥哥擠進去,哥哥從口袋掏出一枚二角的鎳...